孙永俭出席2024年强国知识产权论坛暨第6届强国科创论坛
来源:isc 时间:
2024-12-04
2024年12月1日,2024年强国知识产权论坛暨第6届强国科创论坛在北京辽宁大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赋能高水平自立自强 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由北京强国知识产权研究院、北京仲裁委会员/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强国知识产权论坛组委会共同主办。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党组原副书记、原副主席、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张勤莅临并致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中华商标协会名誉会长、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赵刚,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原局长于慈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顾问、原副主任吕国良,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秀成,外交学院法学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原副庭长金克胜,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委员会理事会副会长李顺德,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宋河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原副院长陈锦川,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黄勇,中国专利局电学部原部长李永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原一级巡视员姚坤,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司法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原高级法官张绳祖,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中心副秘书长丁建勇,沙特阿拉伯王国王室顾问黄向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原院长孙国瑞,北京强国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杨旭日,外交部南南合作促进会上海办公室主任、原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洪涌清,以及来自政府部门、人民法院/检察院、大学与科研机构、百度等科技龙头企业、律师事务所和专利代理人机构等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就知识产权“赋能高水平自立自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展开讨论交流,献计献策。
主论坛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曲三强,外交部南南合作促进会上海办公室主任、原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洪涌清共同主持。 张勤书记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在自主创新高端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支撑了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防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在科技高水平自立的过程中,中央特别强调,在发展国有经济的同时,也要同等重要地发展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领域,民营经济一直发挥着绝对主力军(90%以上)的作用,且逐年上升。张勤书记强调,在这一领域,知识产权战略就是富民强国战略,也是一条富民强国之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是为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而设立的,只有通过富民,也就是市场主体利用知识产权规则保障自己的创新成果,从市场上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才能间接的实现强国,所以知识产权富民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我们要通过富民而间接地实现国家强盛的目标。这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不富民无以强国。与科技强国相比,知识产权强国是间接的,它必须在市场竞争中,为我们的市场主体服务,提供有效保障,让其获得经济利益,得到有效的发展,国家实现强国的目标才能达成。美国著名的拜杜法案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张勤书记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的关口,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理念,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政府有政府的交流渠道,民间也应该做好民间交流与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网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诚华隆研究院院长沈昌祥出席论坛并做“依法保护好知识产权 发展自主安全可信产业生态”主题报告。沈院士指出,中央要求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发布了《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提出聚焦深海、航天、人工智能、自主可信计算等新业态新领域,更好地将新成果应用转化。可信计算技术从1980年代推出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0版,开启了主动防御时代,构筑网络强国安全底座,形成“三层防护框架”、“四要素”可信动态访问控制、“五环节”全程管控、达到了“六不”防护效果。沈院士着重介绍了我国应对“蠕虫病毒”“微软黑屏”等全球恶性安全事故的具体实战,为我国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和实战斗争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诚华隆研究院院长沈昌祥出席论坛并做“依法保护好知识产权 发展自主安全可信产业生态”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诚华隆研究院院长沈昌祥出席论坛并做“依法保护好知识产权 发展自主安全可信产业生态”主题报告) 潘新胜副局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全面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定位、主攻方向和重点工作,并详细阐述了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协同、加快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推进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丁建勇副秘书长介绍了北仲一年来知识产权仲裁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因为其专业性、保密性、灵活便捷、全球可执行等优势,知识产权仲裁在争议解决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三年北仲受理了900多件知识产权案件,争议金额45亿元,平均个案标的500万元,最大案标是3.5个亿,所涉合同的类型主要包括特许经营、技术转让、著作权、计算机软件开发、商标与专利合同等。立案到结案平均用时110天,从开庭到结案平均69天。北仲积极开展优秀知识产权仲裁案例选编工作,组织编写中国知识产权争议解决观察报告。此外,丁副秘书长还介绍了北仲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的成果和经验。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智能互联网研究专家项立刚做了《自主创新重塑产业发展机会》的演讲;中科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宋河发做了《知识产权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演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顾问、原副主任吕国良介绍了今年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产权组织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条约》和《外观设计法条约》的有关情况及其重大意义;中国知网闵艳丽做了《基于Ai大模型智能化专利系统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报告;吴新华律师做了《尊重保障私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报告。期间论坛发布了2024年知识产权与科创全球专利竞争力排名、科创领先企业、领先人物及卓越经理人;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含知识产权律所、专利商标代理机构、知识产权及专业律师)排名研究成果,2024年地理标志用标百强等三项研究排名成果。 在下午举行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互联网(版权、数据及反垄断等)及首席知识产权官分论坛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原院长孙国瑞,中央财经大学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杜颖,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王肃教授,华为公司原法务总监、专利部部长、深圳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张仲卿,中科院计算所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小娟,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首席合伙人郑毅,上海段和段(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律师事务所主任郭国中,北京地理标志产业协会会长、北京黄金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岗,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刘井,北京市己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晨辉,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福,北京博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春雨,以及北京强国知识产权研究院杨旭日、黄贤涛、徐霞等参与了主持或者分享。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原副会长、中诚华隆董事副总裁孙永俭应邀出席论坛,并受论坛主办方邀请,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顾问、原副主任吕国良,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秀成等专家一道为有关奖项的获奖人、获奖单位颁奖。此外,孙永俭先生还作为“互联网(含数据、版权、反垄断等问题)分论坛”的点评嘉宾就相关学术报告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孙永俭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秀成一起为“年度十佳专利律师”奖项的获奖人颁奖)(孙永俭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顾问、原副主任吕国良一起为“年度十佳商标律师”奖项的获奖人颁奖)
(孙永俭作为“互联网(含数据、版权、反垄断等问题)分论坛”的点评嘉宾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论坛期间,孙永俭先生与中诚华隆法务中心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合规部负责人向部分与会者分享了中诚华隆在芯片知识产权领域的实践经验。中诚华隆不仅在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芯片领域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还在沈昌祥院士将其院士工作站落户中诚华隆并亲任华隆研究院院长的领导和带动下,全力提升了中诚华隆在信创行业的行业竞争力,截至2024年11月30日已获得芯片领域的发明专利176件。 据悉,今年是创办强国知识产权论坛的第十一年。十一年来,强国知识产权论坛秉承从民间角度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宗旨,举办了多次大型活动,为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和产业发声,帮助企业实现最佳实践,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